解码2012牛股基因 牛股月月有 3月28日至4月25日期间,浙江东日股价上涨了215.40%,是今年牛股中的最牛股炒的是概念 股本小、股价低,时间短、涨幅大,在结构性行情中,概念炒作就是A股投资者首选的“造牛”利器 距离年末只有两周的时间,全年的市场走势已经日趋明晰。虽然整个2012年大盘的走势并不给力,但今年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化行情突出,几乎每个月都能涌现出一只大牛股,股价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幅拉升甚至翻番。 今天,通过复盘2012年的这些大牛股,我们能够从中找到这些牛股共有的基因,为今后挖掘其他牛股做好充分的准备。 牛股基因解析 纵观2012年这些红极一时的牛股,其实他们都有很多共同的特征。概念至上 概念炒作是A股长久以来的操作手法,从每个月大牛股的变迁之中,就能够找到今年A股热点的轮动变化。从资产重组、触摸屏、高送转、金改到草甘膦、页岩气、脱星摘帽等,无一不是市场中备受追捧的火爆题材。 具体来看,今年的牛股中,川润股份来自高送转概念阵营,浙江东日、宝莫股份分别是金改概念、页岩气概念的龙头,罗顿发展是借力三沙概念的东风,中原特钢炒的是航母题材。此外,因重组而走牛的昌九生化和科学城也都离不开涉矿概念,而宇顺电子除了大受超级订单的利好刺激,同时还得益于当时触摸屏概念的大热。 因此,在结构性行情中,概念炒作就是A股投资者首选的“造牛”利器。 与概念相比,公司业绩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在概念“造牛”当道的背景下,公司的主营业务已经基本退居二线。在今年的牛股中,仅江山股份是得益于主营产品的涨价,宇顺电子虽与主营相关,但事实上并未兑现。 股本小股价低 流通股本偏小是牛股另一个明显的共性。 数据显示,今年的牛股中,没有一只个股的流通股份是在10亿股以上,流通股本最大的也就是科学城,为6.23亿股,有5只大牛股的流通股本低于1亿股,而流通股本最小的猛狮科技则仅有1330万股。一方面,流通股本偏小不仅利于炒作资金发挥“船小好掉头”的逃生本领。另一方面也利于炒作资金集中火力推高股价,以较小的成本引发市场跟风。 行情启动时,股价低也是牛股普遍存在的特征。从今年这些牛股的走势来看,在行情启动之前,大多数个股的股价都在10元以上,只有4家公司的股价高于10元。而猛狮科技的情况比较特殊一点,首日上市时该股的开盘价为20.18元,不过由于当时市场爆炒新股,因此才使公司股价一路拉升。之所以游资青睐低价股,一方面,价格低本身就是一个优势,往往意味着低风险。另一方面,低价的特性使得炒作成本下降,容易引起主力的关注,容易控制筹码,使低价股上涨时获利的比率更大,再加上有概念的推动,获利空间与想象空间都更加广阔。 时间短涨幅大 从今年15只大牛股的走势来看,与那些长期走牛的酿酒、医药股不同,这些依靠概念炒作拉升的个股,炒作的周期都不会太长,短则半月,最长也不会超过2个月。天津磁卡算是炒作时间最长的,从8月21日市场热炒摘帽股拉出第一个涨停开始,到10月17日触及近期新高7.59元,也不超过两个月的时间,而像猛狮科技、宝莫股份等,基本都是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实现了股价翻番。 由于概念炒作火爆的时候,市场资金往往脱离公司的业绩基本面,进入纯粹的击鼓传花游戏,结果是能赚的逃了,想赚的套了。一旦那一波行情结束,等待这些牛股的往往是持续的下跌行情,高位追涨的部分投资者显然难免被抛弃在山顶。像浙江东日今年3到4月,涨幅接近200%,但5月开始金改概念市场热情不再开始掉头向下,浙江东日一路走熊,其间跌幅达到了60%,直到12月才有所企稳。(.华.西.都.市.报 .张.锐.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