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财经焦点 查看内容

官员财产公开去年大量试点 广东打响第一枪

2012-12-13 13:30|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418| 评论: 0

摘要:   官员财产公开一直是舆论焦点。近期发生的“表哥”杨达才“手表门”和“房叔”蔡彬的“21套房”等事件,使建立官员财产公示制度的呼声再次高涨。  从2009年初新疆阿勒泰宣布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到近日广东纪委宣 ...
  多数公开限定级别
  事实上,在阿勒泰试点之后、广东宣布试点财产公开制度之前,很多地方或出于改革的急迫感,或为顺应民心,尝试者层出不穷。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09年至今,我国已有29个市、县涉及官员财产公开试点改革,有的已归于平息,有的仍在探索,有的还在谋划中。其中除新疆阿勒泰、浙江慈溪、宁夏银川、湖南浏阳等少数几地外,多数试点始于2011年。
  29个市、县中,其中地级行政区有6个:新疆阿勒泰地区、重庆市黔江区、重庆市江北区、宁夏银川市、江苏淮安市、广州市南沙新区。县一级有23个:浙江慈溪市、象山县、桐庐县、磐安县,湖南浏阳市、湘乡市,安徽庐江县、青阳县,江西黎川县,宁夏青铜峡市,江苏宿迁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江苏无锡北塘区,辽宁锦州古塔区,湖北荆门掇刀区,广东佛山顺德区,江苏徐州贾汪区、镇江丹徒区、南京江宁区,四川高县,广东珠海横琴、韶关始兴县。
  从新一轮试点情况看,试点城市大有遍地开花之势,但大区域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尤其是江苏、浙江和广东。
  在后来试点的市、县中,记者近日选择了江苏徐州贾汪区和江苏淮安进行探访。
  徐州贾汪区的官员财产公示始于今年1月,作为“勤廉评价系统”的一部分,全区600多名科
  级干部要在网上如实公布个人财产,接受群众监督。因公示方法为网上公示,网友无论在何地均可查看,贾汪区的财产公示曾让人眼前一亮。打开贾汪区勤廉评价系统网站,选择“绩效评价”,再选择具体的部门,点开被公示人的姓名,就可看到干部的工作情况和财产情况。
  贾汪区纪委常委、区监察局副局长刘尊华分管勤廉评价系统工作。在他的勤廉评价系统“绩效评价”板块里,“廉洁自律”一栏中写道:“本人共有住房2套,一套1998年的房改房,坐落在贾汪中学后面,另一套公积金贷款,购买的御景华庭商品房;收入为工资每月5000多元;配偶在区内小学任教,儿子在南京读大学。”
  专家表示,相较于内网公开、政务公开栏的公示,贾汪区的公示方法确实“够大胆”,干部如果瞒报,更容易被举报致
  东窗事发,瞒报的风险大,有助于提高财产公开的真实性。
  然而,由于官员财产公开只涉及科级干部,一名被“晒”的干部抱怨称:“我公示财产无所谓,问题是更大的官员为什么不公示?”在贾汪区推行勤廉评价系统之初,也有媒体提出质疑,区长和区委书记在“晒财产”中缺位。
  江苏淮安市的官员财产公示,从今年8月1日起开始试点。淮安从新提拔的干部做起,级别上升到正处级。但公示的方法方面,淮安却没有徐州贾汪区“彻底”,并没有在外网公示。
  或是官员财产公示涉及的领导级别太低,或是公开方式不够彻底,
  地方的试点总带有些许“遗憾”。
  记者梳理近年来的官员财产公示试点,发现地方勇于试点改革获得不少赞许,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多数试点地方只对拟提拔干部的家庭财产在内部进行公示,科级干部成为主要的公示对象。浙江慈溪市、江苏淮安市等地的改革试点,涉及县处级干部,不过公示平台多选择在单位内部或者局域网公示,公众无法看到。
  公示财产主要靠官员自觉,缺乏监督和问责体系,则是大多数试点地方面临的问题。
  部分试点止步或转向低调
  无论早期的高调启动者,还是后期的跃跃欲试者,近几年兴起的官员财产公示探索浪潮,却在实践中走向了不同的分岔路。
  记者采访了解到,阿勒泰、浏阳的做法至少已经转向,湘乡市的实践暂无下文。浙江慈溪市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则一直在稳步推进,除参与的对象范围扩大外,公示内容在增加,对不实填报的惩戒方式也有所加强。不过囿于种种原因,慈溪公示方法仍是单位政务公开栏。
  公开报道称,新疆阿勒泰地区在财产公示制度开启一年多后,随着吴伟平病逝不了了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干部透露,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推动后,吴受到来自各方的很大压力。而从吴伟平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态度的微妙变化,也可感受到其压力重重。
  记者近日打开阿勒泰地区廉政网用于公示官员财产的网站,已经无法打开。
  今年9月,现任阿勒泰地区纪委书记杨振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不再按照原来制度做了。现在,我们按照自治区统一要求来进行官员财产申报。只有申报,没有公示。”
  曾被外界称为官员财产公开“最彻底”的湖南浏阳模式,似也再无动作。多家媒体报道称,如今浏阳已将财产申报移交组织部,而纪检和监察部门只负责查处申报不实。
  上周五,本报记者拨打湖南浏阳市纪委电话,询问2009年起浏阳官员财产公示试点延续推行情况,工作人员称领导均已外出学习,而他是“新来的,不了解情况”。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玩味。即使目前仍在推进的试点者,大多数地方都刻意转向低调。很多地方纪委面对媒体采访三缄其口,也有纪委表示“少说多做”,或以“以后成熟些再联系媒体”作回应。
  广东已宣布珠海市横琴新区和韶关市始兴县试点财产公开,但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即将试点的两个区县纪委,暂时还不会接受媒体采访。
  属于先行者的浙江慈溪,在2009年试点时相关报道铺天盖地,然而2010年之后,改革几乎在“静悄悄”中进行。
  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从2009年12月起试点官员财产公示,包括区委书记、区长在内的479名党政部门领导干部的家庭财产全部在网上公开,但直至如今,掇刀的这场试验鲜有报道,不为更多的外界所知。
  今年8月开始试点官员财产公示的江苏徐州贾汪区,在经历一轮媒体的轰炸式报道后,变得更加谨慎和低调。上周,记者到贾汪区纪委试图采访“勤廉评价系统”的主推者贾汪区纪委常委刘尊华,但他先以开会为由拒绝采访,后称“在外地学习”,始终未接受记者采访。
  贾汪区纪委书记吴强则表示,勤廉评价体系在探索完善中,“暂时不想做这方面的宣传”,希望以后探索成熟些再联系。贾汪区外宣办的工作人员称,贾汪区在试点之后一直在努力推进,但舆论的关注超出了想象,虽然媒体的报道多是肯定,即使有批评也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批评,但纪委“还是希望多做少说,先做好分内的工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21 03:12 , Processed in 0.045072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