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央行推量化宽松政策 专家:中国货币政策面临两难 国际在线综合报道:在过去的几年里,货币战争这个词越来越流行。由于全球经济整体疲软,为了提振内部经济,从零利率政策到量化宽松措施,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几乎都在进行着一场印钞比赛。实际上,这些宽松措施对于其他经济体造成的压力,正是汇率管理越来越流行的主要原因。 一些国家的央行官员近日对全球货币战的风险提出警告,就明年各国央行是否还会继续推出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措施这一问题,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研究主管谢亚轩先生认为:“三大央行应该会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明确地表明通胀到2%以上,或者失业率到6.5%以下之前,都会保持低利率的政策。日本央行、欧央行由于财政政策空间受限,保持宽松货币政策或超宽松货币政策是唯一的选择。” 目前市场普遍预期明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平稳,而欧美将继续实施超低利率政策,谢亚轩先生认为这种货币环境的差异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影响。“一是全球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无疑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直接给我们带来输入通胀的压力。二是中国的货币政策也需要应对两难的境地,如果人民币升值,就是资本流入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有可能对出口部门造成进一步的损失,如果不升值,央行恢复干预有可能就会加剧国内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国.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