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中国2011年耕地保有量净减少49万亩
中国国土资源部12日公布的2011年度中国土地变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中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净减少49万亩,保持在18亿亩的“红线”之上。 据介绍,这是自2009年以来,中国耕地保有量连续3年保持在18.24亿亩以上。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十二五”(2011-2015年)期末18.18亿亩耕地保有量的目标有望达成。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国耕地面积呈下降态势。鉴于耕地保护的严峻形势,2008年中国官方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业内专家认为,由于中国人口高峰尚未到来,粮食总量的需求仍呈上升趋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保有一定数量的耕地。 此次国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度,中国耕地减少532.7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485.0万亩,灾毁耕地33.5万亩,生态退耕14.2万亩;同期耕地增加483.7万亩,增减相抵,耕地面积净减少49万亩。 同时,2011年度,中国建设用地净增945.1万亩,其中,依法批准835.3万亩,未批先建172.5万亩,变为其它用地减少62.7万亩。 2011年度,全国未利用地开发为农用地261.9万亩,建设使用190.9万亩。 国土资源部相关人士表示,虽然中国耕地面临严峻形势,但当前的保护力度持续加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2011年度中国落实各项建设占用的485.0万亩耕地占补平衡;二是推进农村土地整治,2011年度验收并报部备案的新增耕地有530万亩,通过变更调查确认的补充耕地474.4万亩;三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全年报国务院审批的建设用地中核减耕地6.6万亩;四是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增加耕地,全年净增加耕地9.3万亩。 虽然中国当前用地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尤其是在“稳增长”的要求下,各地普遍加大了投资和建设的力度,相应扩大了用地需求,但国土部表示,在清理“批而未用土地”等城乡违法用地方面,中国土地利用仍有待挖掘空间。(.中.新.网 .庞.无.忌) 国土部通过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 土壤修复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为加快推进土地复垦工作,国土资源部12月11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其中细化并完善了土地复垦激励措施,明确退还耕地占用税的具体操作程序,明确社会投资将非耕地复垦为耕地的可以作为占补平衡指标进行交易等。对此,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实施办法出台,作为环保亮点之一的土壤修复行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土部指出,要以“尽量不欠新账,逐步偿还老账”为指导思想。在制度设计上,尽量不欠新账,严格要求土地复垦义务人履行义务,重点从复垦方案编制、复垦资金落实、竣工验收等方面加强监管;逐步偿还老账,主要是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将其作为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由地方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土地资源紧缺程度,统筹考虑耕地保有量、生态环境等因素和投入产出比的经济效益,稳步有序推进。 国土部提出,实施办法要规范土地复垦费用预存和使用管理,要求复垦义务人在银行建立专门账户,预存土地复垦费用,并与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银行三方面签订复垦资金使用监管协议,统筹企业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部门监管的有效性。 再者,要对历史遗留损毁土地进行界定,专门规定认定操作程序;要区分土地复垦义务人、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三种情况,对条例关于土地复垦验收的规定予以细化落实。 本报还获悉,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目前已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如无意外,2013年初将正式公布。目前业内最保守的测算是,“十二五”期间国内土壤修复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上.证 .于.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