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财经焦点 查看内容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房价上涨十年内不会逆转

2012-12-10 11:14|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419| 评论: 0

摘要: 著名经济学家、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   著名经济学家、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8日在2013年国盛证券投资策略报告会上表示,从长期来看,中国的房价看涨的趋势是必然的,至少10年以后房价逆转才会发生。   邱晓华 ...

  邱晓华:经济减速是主动调控结果 对地产调控负面显现

  国盛证券于2012年12月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6号楼举行国盛证券2013年大型投资策略报告会。在此会议上,原国家统计局局长、著名经济学家邱晓华先生发表演讲,题目是“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和证券市场投资机会”。

  他表示,政府自己说今天中国经济减速是主动调控的结果,调控什么?第一,房地产。第二,产能过剩。第三,通货膨胀。应当说政府对这三个方面的调控,无可厚非,很有必要,初衷无可挑剔,目的也是有正当性的。我看来,调控的目的是对的,问题是在调控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方法方面,我认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对房地产的调控,住房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它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它既是商品,也是福利。政府对这样的特殊商品,如果简单化了,过去简单推向市场,完全市场化,显然不可能解决问题。今天又完全行政化,我想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旧体制没有解决中国住房问题,市场化带来了住房问题一定的解决,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今天又想用政府手段来解决住房问题,这就忽视了住房商品的特殊性。所以今天对房地产的调控,固然对房价的影响逐渐地显现,但是另外一方面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伤害也在逐步地显现,而房地产业是一个影响链条最长的产业,60多个行业跟它息息相关。它的不景气,一定会影响60多个行业的不景气。这是经济微观层面为什么困难增大的原因所在。

  以下是实录:

  发展阶段变化,前面我们谈到中国已经告别了低收入发展阶段,进入到了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在中等收入阶段,会遇到三重矛盾的挑战:第一,低收入阶段所形成了产业体系、产品结构,在中等收入阶段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竞争力、市场的容纳力下降,产业需要升级,产品需要优化,这就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影响。第二,在低收入阶段,政府主导下的发展模式,更多是靠拼资源、拼消耗、拼环境、拼债务,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在中等收入阶段难以维系。国内越来越无法认可这种发展模式,国际也越来越无法认可这种发展模式。模式需要转型,需要转变。第三,在低收入阶段,政府的制度安排,主要是以解决温饱为主,在中等收入阶段,这种制度安排越来越不适应,因为老百姓除了温饱之外,其他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大,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求。如果制度安排不能做相应的变革,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而影响到经济发展。其实这三个矛盾就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井,它的直接表现就是经济减速、社会分化、政治不稳。

  而今天中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矛盾刚刚开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性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经济社会的转型摆在中国发展面前。而经济社会的转型不是一个免费的午餐,它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今天的中国如果没有经济发展的减速,没有一些企业行业的困难,没有一些经济压力的增大,可能反而是不正常的,有这些现象可能倒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这就是转型的阵痛期,这就是经济减速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发展阶段变了,也有的发展遇到了矛盾,需要转型,需要升级。

  第三,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自己说今天中国经济减速是宏观调控主动调控的结果,这是政府自己认可的,今天中国经济减速是政府自己调控的,调控什么?第一,房地产。第二,产能过剩。第三,通货膨胀。应当说政府对这三个方面的调控,无可厚非,很有必要,初衷无可挑剔,目的也是有正当性的。问题是政府在这些方面调控的方式、方法、力度、范围,是不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不是完全符合了经济发展的规律?这一点,我觉得是值得我们去讨论,也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在我看来,调控的目的是对的,问题是在调控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方法方面,我认为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说对房地产的调控,住房本来就是一个特殊的商品,它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它既是商品,也是福利。政府对这样的特殊商品,如果简单化了,过去简单推向市场,完全市场化,显然不可能解决问题。今天又完全行政化,我想也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旧体制没有解决中国住房问题,市场化带来了住房问题一定的解决,同时也产生了新问题。今天又想用政府手段来解决住房问题,这就忽视了住房商品的特殊性。所以今天对房地产的调控,固然对房价的影响逐渐地显现,但是另外一方面对房地产业发展的伤害也在逐步地显现,而房地产业是一个影响链条最长的产业,60多个行业跟它息息相关。它的不景气,一定会影响60多个行业的不景气。这是经济微观层面为什么困难增大的原因所在。

  同样,讲到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由什么标准来判断?是政府自己认为这个产能过剩了,还是说市场认为这个产能过剩了?究竟是用控制生产、控制投资来解决,还是用扩大需求来解决?这些都是需要讨论的,而不是简单化的。远的不说,就说钢铁。(国盛证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7-20 03:59 , Processed in 0.051445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