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对资不抵债公司加速退市
晚报讯 创业板退市制度即将制定发布。深交所提醒热衷于"炒作"二字的投资者,在面对退市风险这种终极市场风险时,切实树立理性投资的正确理念。 深交所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采取了六方面措施。一是在创业板现有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11项退市条件的基础上,增加连续受到交易所公开谴责和股票成交价格连续低于面值两个退市条件。二是完善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作为盈利判断标准,同时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公司通过借壳实现恢复上市。三是对资不抵债的上市公司加快退市速度,缩短退市时间。四是设立"退市整理板",公司终止上市前,给予一定的"退市整理期",在此期间,将其股票移入"退市整理板"进行另板交易。五是改进创业板退市风险提示方式,调整"*ST"制度,通过强化上市公司退市风险信息披露以及深化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方式充分揭示退市风险。六是创业板公司退市后,一律平移到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转让。 (新闻晚报) 深交所:创业板退市制度已如开弓之箭 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昨日在投资者教育中心发布新闻稿指出,目前创业板退市制度已似开弓之箭,并提醒那些热衷于"炒作"二字的投资者,在面对退市风险这种终极市场风险时,要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理性投资时代的到来。 深交所表示,长期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绩差上市公司死而不僵、僵而不退,不断演绎"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吸引着无数投资者抱着赚快钱、赚大钱的梦想,卷入绩差公司、壳资源的炒作,大盘蓝筹股常被冷落,理性投资理念尚未建立。参与创业板市场的投资者,不仅要看到创业板实施退市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净化证券市场方面的正面作用,还要充分认识到创业板公司存在相对较大的退市风险。 首先,创业板公司经营规模小、经营模式不成熟、抗风险能力弱、业绩波动大的特点,更容易触发退市条件。某些过度依赖单一客户、单一产品的公司,当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例如客户的需求变化、替代产品出现,公司订单将急剧减少导致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深交所尤其指出,创业板运行两年多来,上市公司业绩分化已经开始出现,部分公司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应当关注个别创业板公司的市场风险可能向退市风险转化。 其次,要注意创业板公司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更加困难,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高作为恢复上市的审核标准,加大了恢复上市的难度。暂停上市的公司只能切实提高自身经营能力才能恢复上市,以往通过注入资产、提升业绩、恢复上市的老路在创业板上再也行不通了。同时,创业板不支持暂停上市的公司通过借壳实现恢复上市,退市公司"乌鸡变凤凰"的神话在创业板上可能不会出现。 国泰君安预测,创业板上市企业2012年全年收入增速约为18%,而今年第一季度净利增速可能出现负增长。此外,分别统计2009年上市企业与2010-2011年上市企业,上市两年企业的业绩整体略微好于上市不足两年企业(2个百分点),而2011年第四季度的业绩增速似乎还要差一些。(.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