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12月新股发行又现高潮 解禁股票猛增

2011-11-30 11: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633| 评论: 0

摘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召开 未来两季经济增长或跌入低谷  尽管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心势必由控通胀转为保增长,但是大部分机构预期,明年的政策基调仍将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央经济工 ...
  新股岁末集中发行 重融资轻回报一时难改
  长期以来,A股市场的融资功能凸显,但依然没有能够形成真诚回报投资者的氛围,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股息率远低于存款利率。虽然近期证监会狠抓上市公司分红,剑指分红制度。但考虑到新股发行上市积极抢赶末班车的情况,重融资轻回报的现象一时还难改。
  融资依旧紧锣密鼓 时近岁尾,新股发行依旧紧锣密鼓,至少在今年底之前,新股发行将会是高密度、快节奏的。另外,定增再融资、地方和企业发债、限售股减持套现也在加快步伐,不断抽离股市原已不多的资金血液,年底A股资金格局将变得更加失衡。而在如此持续高速扩容的预期影响下,近期的大盘反弹乏力、缺少成交量的配合也就成为一种无奈的选择。
  轻回报痼疾难去除 对于本次的强制分红制度,尽管市场各方评价较高,但也有几个问题不容忽视:
  其一,现金分红披露细则正在拟进行IPO上市公司施行,但多数公司仅承诺10%分红比重。自11月10日以来,目前已经有9家上市公司在IPO申报稿中披露分红政策。其中,11月17日京威股份公司在IPO申报稿中承诺,上市后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低于公司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30%。可是新华人寿、千禧之星、绿城水务等大多数公司都只是承诺上市后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10%。像这样的分红比例,其承诺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假设购入一家30倍市盈率股票,实际分到手的红利0.33%,仅与二级市场买卖一个来回的手续费相当。
  其二,分红制度将受制于整体上市公司今年业绩的变局。2010年市场条件不错,资金面也很宽松,上市公司整体业绩成长良好。其中,沪市上市公司2010年共实现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138713亿元、18655亿元和14168亿元,与2009年相比,分别增长33.84%、36.95%和37.25%。深市上市公司201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6817.06亿元,同比增长34.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6.34亿元,同比增长38.08%。数据显示,2010年在2175家上市公司中,亏损仅117家,但既不分红也不送股的铁公鸡达到了798家。而今年以来由于资金"吃紧"、出口受压、盈利能力下滑,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1年三季报净利润环比在下降,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净利润同比增速远低于主板和总体平均水平,整体上市公司今年全年业绩的预期不大如意,分红制度即使上有政策,也会下有对策,上市公司少分红、象征性分红、以转增股份代替的情况可能会发生。
  分红不宜"一刀切" 对于分红新规,不应该做"一刀切"。企业选择是否分红应该取决于是否有利于其长期发展。对于一家成长性优异的企业来说,有时分配现金红利并非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上市公司盈利以后,其税后利润有两大用途,除了分红派息以外,还可补充资本金以扩大再生产。如果公司经营业绩蒸蒸日上,公司的分红政策是倾向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则就有可能少分红或不分红而将利润转为资本公积金。反之,分红派息的量就会大一些。在成熟市场,上市公司在发展初期需要大量的投入,作为成长型股票其分配就以少分红为主;当公司规模发展到相当程度,业务成熟、扩张余地不大时,高分红才逐步成为其主要分配形式,这样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分红方法将有助于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此外,应积极跟进红利税的降低乃至于取消。根据现行的红利税政策,红利税只向个人投资者与投资基金征收,机构投资者分红却不用扣税。更何况上市公司本来就分红比例低,个人投资者还要遭遇红利税的瓜分。即有悖于税收公平原则,也不利于推动分红新制度。(新闻晨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2024年5月31日最新敬告:文明发帖】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5-5-14 08:42 , Processed in 0.04075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