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著名投资家、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以肯定的口吻表示:「中国经济已经复苏。」他强调,中国出台的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是及时有效的,除了出口还未恢复外,其他经济领域均已回暖。他并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中国将扮演重要角色。同时,由于中国拥有大量的贸易顺差,使中国出台经济刺激方案时比美国更具优势。 索罗斯说,「我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经济复苏前景比较好,实际上当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经济生成直接冲击,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出口的锐减。」他指出,虽然金融危机使全球贸易大幅下降,给中国也带来了阵痛,但中国政府在去年9月15日华尔街金融系统崩溃的两个月时,就反应迅速地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弥补了由于出口减少带来的损失。 看好中国经济 否定通胀预期 本报记者问道,对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刺激经济方案如何看待,索罗斯不假思索地指出,这些经济刺激方案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中国的银行借贷、消费等均有所增加,基础设施的建设又开始恢复了,当前看来,除了出口这块还没有恢复外,其他经济领域其实都已有了较好恢复。 为刺激经济复苏,中国政府近期大开资金「水喉」放水,又使市场出现通货膨胀将抬头的预期,对此,索罗斯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当前真正的问题还是通货紧缩。 重建金融秩序 最忧内部冲突 尽管乐观,但经济恢复与金融秩序重建的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其中索罗斯最为担心的就是政府的振兴大计中,中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之间的天然冲突。他同时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回复进程中将担任一个积极的角色,尽管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还只为美国的四分一,中国消费者也还不能完全替换美国消费者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此外,综合看来,全球经济仍会经历积极的复苏,速度虽然缓慢,但仍将高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 力挺中国增IMF话语权 量子基金创始人索罗斯强调,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地位虽说已日益重要,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发言权还不够,希望中国政府能调整相关政策,更积极地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中去。 认为中国购IMF债券不足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索罗斯谈及中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他表示,在伦敦召开的G20峰会,已经就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远远不够。G20峰会上,中国承诺购买400亿美元的IMF债券,而日本则承诺了1,000亿美元的额度,实际上中国在帮助全球经济复苏方面还可以做更多贡献。 索罗斯指出,全球金融体系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已经崩溃,我们需要重建世界金融秩序,现有国际机制尚无法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问题。在全球金融新秩序中,中国需要更多的发言权。 据专家统计,按照经济总量测算,当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但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投票权并不与其经济份额相匹配。以IMF为例,当前美国拥有其17%的投票权,根据规则IMF的重要提案需要获得85%的得票率,这使美国在IMF重大议题决策上具有「一票否决权」,而中国在IMF的投票权仅为3.66%。 强调中国应增合作精神 当记者问及中国该认购多少份额的IMF债券才符合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时,索罗斯一再强调,这个问题不在于中国认购IMF债券的多少,最关键的是要有一种合作的精神。他说,「我意识到中国在IMF的发言权还不够,但是如果中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当中来,这将既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也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可能中国领导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性,所以还没有相应地调整中国的相关政策。 八年两访谈 见证中国飞跃 作为公认的传奇人物,索罗斯却总喜欢隐于幕后,他曾长期刻意避开媒体,不愿抛头露面。因为在他看来,一旦人们都知道你在做什么,他们就会先于你去做,这样就会打乱公司的投资计划。所以「名声」有时对一个投资者来说并不是好事,而本报这次的专访也就显得更加难得。 14日下午5时,在见罢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后,索罗斯即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访谈本定在会议室,但他却提议到四合院里走一走。在四合院内的假山真水处甫一落座,本报记者就谈到2001年曾与其在北京相见,当索罗斯拿起名片念出「wenweipo」时,竟脱口而出:香港文汇报是那年「21世纪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的「Sponsors」(赞助商)。 8年前的那次访谈,索罗斯让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不害怕财富丧失,但我害怕不确定性」。那一次,他说,中国是全球因亚洲金融风暴而引发的低迷经济中的最亮点之一。中国要想使经济继续发展,就必须继续开放,必须创造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社会。西方式民主对中国并不适用,因为中国的历史不同。 而8年后的这一次访谈,索罗斯再次让记者深深地记住了三个关键词:「全球衰退」、「中国复苏」、「中国的地位与责任」。与上一次力促中国自我开放相比,索罗斯这一次对中国的建言则是积极地参与到国际金融体系中来。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自我发展」到「拯救世界」。一个智者,两次采访,八年时间,让记者看到了中国的飞跃。 拒就冲击港元认错 赞港府抗击得力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导演者索罗斯,曾让香港金融命悬一线,虽然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并不愿谈及香港金融中心的现在与将来,但他此前在接受央视专访时,坦承曾参与过1998年8月国际投机者冲击港元的行动。他承认,港府及时得力的政策使他们的行动并没有成功。事隔10年,索罗斯依旧认为当年的行为没有错,他强调,自己的行为完全合法合规,因此并不感到内疚。 投机无关道德 称不内疚 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索罗斯与港府财经官员可谓势不两立。但索氏这次接受央视专访时却对港府财金官员大加赞赏。他说:「香港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非常好地保护了港币,维护了其价值,值得嘉奖。正因为如此,我的攻击并没有成功。」 对于外界认为索罗斯的投机行为是「不道德」的,索罗斯说:「我并没有违反规则,我采取的行动有时会出现惊人的结果,这不是我的责任,而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的责任。」他强调:「我只是金融市场上的一个合法参与者,我的行动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事实上,我更关心规则的正确性,我希望市场能够良好运作。」对于攻击港元,他说:「这就是市场功能,我真的没有错,当这一切过去后,我不感到内疚。」 股市反弹可能昙花一现 在回答有关中国倡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问题时,索罗斯认为,特别提款权(SDR)将最终成为一种国际性货币,这实际上也可能是一种适合世界未来发展的货币体系(制度),但当前离这一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认为,将人民币列入特别提款权所兑换的货币之列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如果人民币可兑换的话将成为走强的货币,但中国的出口商们不会接受的,所以中国政府不会在短期内让人民币可兑换。 对于中国股市走势的判断,索罗斯此次中国行期间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股市已经见底。但他同时指出,当前全球股市的反弹很可能是昙花一现,并且随时可能再次下降。 避谈港股金价走向 此次中国之行,索罗斯对大多数问题都直接作答,但当记者问及此番金融危机中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与股市下一步走向时?他说:「你问到的问题我不是特别了解,不便发表观点,因为我在07年8月份的时候宣布退休,在09年早些时候又回到这个行业,中间有段时间没有连续跟踪,对具体的股票市场没有连贯的了解。」 金市预测是索罗斯避谈的另一个话题,年近80的索罗斯对此反应非常迅敏,他坦言「对这个问题我本人不愿谈太多」。看到记者期待的眼神,他又笑一笑解释道:「如果我意识到我的言论可能对市场,或者具体到某种产品的价格走势生成影响的话,我不会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