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名人堂 彼得·林奇 查看内容

价值投资慢慢谈——从彼得林奇说开去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167| 评论: 0|原作者: 摘|来自: 彼得林奇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336_280ad.js" tppabs="http://www.pqjz.com/股票价值理论.files/336_280ad.js"></SCRIPT> </TD></TR></TBODY></TABLE> <TABLE width=337 align=right border=0> <TBODY> <TR> <TH scope=row>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google_ad_client = "pub-8740343186394416"; /* 336x280, 创建于 08-2-4 */ google_ad_slot = "7169361867"; google_ad_width = 336; google_ad_height = 280; //--> </SCRIPT> <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TH></TR></TBODY></TABLE><!-- InstanceBeginEditable name="EditRegion3" --> <DIV align=left>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是一本内行写给外行看的股票投资课本,一本书读下来最直接的感觉就是通俗易懂,很容易知道他在讲什么——这是很多同类图书所不及的。由于同时也在看著名的《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两位价值投资的神仙级人物在许多观念上颇有一脉相通之处,结果一大堆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教条得以在头脑中慢慢集结成网,显现出轮廓来。 价值投资是有许多前提存在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是:值得投资的公司都已经发行了股票,而这些股票可以被任何人所买卖。当你周围有很多出色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并不公开上市,或者上市地点是某个你去不了的场所(譬如新浪、网易之于中国股民)的时候,价值投资本身不过是屠龙之技罢了。当彼股市不同于此股市,当彼公司不同于此公司的时候,舶来的价值投资理念自然也会“水土不服”,因为两边所讲的,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价值投资的基本假设是:当外部约束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股票的价格变化趋势最终会与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也就是说,当公司的业绩越来越好,股价总有一天会变得更高。这是一个基石,没有这种对应关系,所谓价值投资就不值得存在于世上。 所以巴菲特老头子教导我们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公司经营得好了,股票一定会跟着直冲云霄——就像可口可乐、就像吉列、就像……很多很多。于是大家开始选择蓝筹股来买,选择那些业绩教人的股票来买,似乎“价值投资”就是告诉了我们要买最好的公司的股票。 且慢,事实永远不会那么简单,对么? 股票的一大基本属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未来收益的折现工具。如果一家公司未来的收益很高,哪怕其现在的收益并不尽如人意,股价也会扶摇直上,这是大家都理解的现实。可是,如果一支股票未来的收益已经体现在股价当中了,那就意味着即使这些预期收益都得以实现,股价也不应当再有所上涨了。 让我们假设一支完全不存在信息不对称、也不存在业绩波动的“完美股票”,这支股票所代表的公司在未来许多许多年当中,将会按照严格预测的收益曲线发展——譬如说每年增长20%,一直持续若干年。而投资者完全理解这样的一种情况。请问,在这种情况下,这支股票是否值得(以价值投资的理念)买进呢? 答案是否定的。很简单,在一个“完美”的市场里,价格完全体现了公司的未来预期收益的折现,这也就意味着其内在价值是一个完全恒定不变的数值。有谁会买一支价格从来不会变化的股票呢? 似乎是一个很可笑的结论,但事实确实是:在一个“完美”的股票市场当中,并没有价值投资理念的存身之处。因为所有的价值都被完全贴现了,公司的股价没有任何理由变化。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轮到彼得·林奇与巴菲特们大显身手呢?很简单,不完美的市场存在的时候。彼得·林奇号召股民们去寻找那些业务令人作呕(譬如下水道处理之类)、名字使人反胃总之就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公司的股票作为投资对象,因为这些股票的内在价值往往高于目前的股价——因为它们看上去太恶心,或者是不讨人喜欢,等等。 价值投资者指望着市场的估值能力出现偏差,在市场出错的时候买入,然后等着市场自己来承认错误。这就是所谓价值投资的定义,不精确,但是很实用。这里面存在一个有趣的悖论:只有市场神经错乱的时候,他们才有买入机会;可是他们却在盼着市场纠正自己的错误,以便卖出——全局来看,如果市场一直都错误下去,或者是从来不出错呢?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这本好书有个最大的缺陷,在于它没有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让大家能够准确的指出,市场在什么时候是错了的。他只是简单的告诉大家,在股价暴跌、年末等几种时候,股价出错的可能性最高。譬如说,市盈率低的股票是否就是好的投资对象?如果30-50倍的PE属于泡沫,那么类似于中国股市这种常年运行在此水平上的市场,是不是压根就没有价值投资的容身之所呢? 事实上,以真正价值投资的理念来看,好的价值投资者与绩优蓝筹股之间并没有本质联系。就像另外一本很烂的书(个人看法)《投资者的未来》中指出的那样,真正的收益实际上来自于市场预期与公司实际表现之间的落差。为什么?因为市场预期决定了公司的股价,而实际的业绩表现却有能力修正这个价格。许多公司业绩出色,然而由于不存在这种预期上的落差,因此这些公司当前股价往往很好的反应了公司的实际表现,也就不存在价值重估并修正的空间。 股价总是要变化一下,才有可能赚钱,这就是问题所在。一支长期亏损、业绩很烂的垃圾股,同样有可能成为价值投资者的青睐对象——只要市场对其预期与实际的表现情况有出入,这支股票就有赚钱的空间。我想,这与许多人的理解方式都是不同的。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可以看作是股价的影子,这个影子若隐若现,在某些特定的接触点上能够被所有人看见——譬如公司发布财报、出现重大变动等等;而在更多的时候,这个影子要么是完全隐藏在黑暗当中,要么是透过一面有扭曲和折射作用的玻璃墙来显示自己的存在——你能够看到,但是却未必准确清晰。每一个影子出现的时刻,都代表了公司内在价值对股价进行修正的一个接触点,而价值投资者的投资周期,永远是跨越这个接触点的;另一方面,所谓短线投机客,则是在相邻的两个接触点之间进行买卖操作,我们可以认为后者是一种更加微观的价格变化机制,遵从完全不同的机理。如果要我说,这可以看作是价值投资与所谓“投机”的分界线。 最后花一点时间来研究一下分红/股息问题。根据我并不完备的理解,所谓股息大多只存在于优先股当中,是一种类似于利息的定额定期的融资成本,由于存续期无限长,因此这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方式。而分红呢?字面上理解的话,分红无非是把公司赚取的利润分配给股东——这个定义简单明了,对吧?可是简单的定义不一定总是正确。 一个有趣的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在公开市场上,一家上市公司的分红行为本身,并不能改变投资者的财富总额。为什么?因为分红之后,公司的股价必然向下调整,一支2块钱的股票分红2毛,那么之后股价就会从1块8开始交易。股东的财富总额没有变化。既然如此,分红的意义究竟何在呢? 假设一下,如果股份公司里不存在分红机制,会有何种结果? 股票是无法赎回的。而现在,股票是没有分红的。那么,作为股东,你的利益体现在何处?一种可能是公司解散时,你对剩余资产的参与分配的权利。问题是,大多数情况下,一家正常运转的公司不会解散,而解散了的公司也不会剩下可供分配的资产。所以,这不是一种好的方式。你当然可以转让股票,问题是,买股票的人又是为什么要持有这张股票呢? 按照大多数人的逻辑,如果没有分红的话,上市公司就缺少一种通过现金来回报股东的方式。我打赌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会认为,投资者只有拿到现金,才算是得到了收益呢? 事实上,与许多人的理解不同,分红并非一种“回报股东的方式”而仅仅是一种把资产重新进行配置的手段罢了。就像你有可能把你银行里的美元换成金条,分红的作用是把公司股东所拥有的公司价值当中的“股票价值”转换为“现金价值”,借此释放公司账面上过多的现金,仅此而已。而股东收益的基本来源,则是来自于公司总体价值本身(包括现金、有形和无形资产及其他)的成长变化,并非来自于现金分红这种配置方式。 股票好比一张存折,而分红可以理解为提现。我们肯定不能说,提现越多,这张存折的价值越大——这显然很荒谬。因为即使存在银行里,存折里的钱一样是你的资产。如果想要变成有钱人的话,你应当关注的肯定是存折里的总额变化,而不是你提现出来花掉了多少,不是吗?何况很多时候,一张大额定期存单本身就是一种可流通货币,并不需要换成花花绿绿的钞票才“算得上是钱”。 股票是一种票据,现金同样是一种票据。分红的作用是把一种票据转换成另外一种,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意义。你的资产的增长,主要是取决于你持有的票据是否变得更值钱了,而不是票据类型的变化。作为票据的股票和作为票据的钞票之间,区别主要是流动性的差异:譬如说你可以在KFC里用10元的钞票换一个汉堡包,但是很难用同样价值10元的两股股票来换一个鸡肉卷,这就是流动性的不同。 一个小偷拿走了别人的存折,存折里面有1万块钱;而小偷是不识数的,于是这个不识数的小偷打算卖掉这张存折,开价是1000块钱。而我们可爱的价值投资者,就是那个愿意用1000块钱去购买存了1万块钱的存折的——销赃客,呵呵!某种意义上,所谓的小偷就是这个市场本身,价值投资者就是到处去寻找那些被贱卖的存折的销赃客。价值投资存在的前提就是:天下的小偷全都不识数! 市场永远是错的!诚哉!斯言 </DIV><!-- InstanceEndEditable -->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4-5-19 04:40 , Processed in 0.037264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