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重大变化已来临!A股年末行情或超预期

2022-12-11 19:38| 发布者: 郎少| 查看: 348| 评论: 0

摘要: 涉及新能源、人民币、大宗商品...中阿合作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全球绿色转型趋势下,新能源新基建成为中国与中东工程承包领域的新增长点。中
 涉及新能源、人民币、大宗商品...中阿合作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全球绿色转型趋势下,新能源新基建成为中国与中东工程承包领域的新增长点。中阿峰会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贸易和投资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当地时间12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参加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并提出中阿务实合作“八大共同行动”。近一段时间以来,中阿合作积极消息频传,在经贸合作、货币合作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阿峰会提升双方的经贸合作。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双方在过去10年里面的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阿拉伯国家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重要来源地,全球绿色转型趋势下,新能源新基建成为中国与中东工程承包领域的新增长点。

  中阿峰会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疫情冲击和俄乌冲突加速了逆全球化和去金融化趋势,削弱了美元体系的基础。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人民币国际化面临新的机遇。其含义为,实体经济竞争力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重要性提升,在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贸易和投资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中金总量联合行业为您解读。

  宏观
  实体经济竞争力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上升
  中阿峰会一方面提升双方的经贸合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下面我们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讨论。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过去10年里面的经贸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Wind资讯,2021年,中阿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70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2.6倍;中阿贸易额达到3303亿美元,比10年前增长1.5倍;2022年前三季度,中阿贸易额达319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

  我们认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供应国,中东地区则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地区。2021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原油进口量达到2.64亿吨,占同期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51.47%,而中国则为阿拉伯提供了大量的制造产品。以阿拉伯国家中经济体量最大的沙特为例,近年来,沙特从中国进口产品金额占其总进口金额的比重持续上升,2020年超过20%,其中33%是机械、车辆、光学仪器等,22%是纺织品,11%是金属制品,中国已经成为沙特最重要的制造业产品供应国。

  阿拉伯国家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重要来源地,全球绿色转型趋势下,新能源新基建成为中国与中东工程承包领域的新增长点。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总计1559.4亿美元,阿拉伯国家占比超过9%。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中阿逐步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目前已实施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能源上,中国在以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领域和风能、水电等新能源领域积极打造互惠互利的能源战略伙伴关系。2016年沙特颁布《沙特2030年愿景》,在经济上致力于改善“石油依赖性”的问题,大力发展新能源以及非石油工业,推动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众生活质量,中国在这些方面都能与沙特形成紧密的合作。此外,中国在5G、核能、航天卫星等高新技术领域大力支持沙特发展。

  中阿加强合作,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2022年6月初,彭文生博士在《货币国际化新机遇与新挑战:从逆全球化到去金融化》专题研究中率先指出,在逆全球化与去金融化的背景下,相对于资本账户开放,实体经济竞争力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上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不必一切以资本账户开放为着力点,应该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和科技创新,以贸易和实体投资的伙伴关系为抓手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在支付和金融领域的合作。

  展开来说,过去40年,全球化和金融化两大力量是美元体系的基础。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化放缓,金融监管得到加强,疫情冲击和俄乌冲突加速了逆全球化和去金融化趋势。逆全球化表现为各国已从过度追求以低成本为标志的效率,转向追求兼顾效率和安全。这一转变意味着全球供给约束加大和政府配置资源作用的提升。去金融化则体现在债务和资产两个层面:即从私人部门债务转向政府债务,从金融资产转向实体资产。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因金融监管趋严而受到约束,财政扩张的重要性在应对疫情冲击中更显突出。

  逆全球化和去金融化削弱了美元体系的两大基础,我们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可能朝着多极化的方向演变,人民币将从中受益。与其他国际货币相比,人民币国际化还有很大空间。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统计数据,结算货币方面,2022年10月,人民币位列SWIFT全球第五大结算货币,占比为2.13%。计价货币方面,2022年第二季度,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占比为1.36%。储备货币方面,至2022年二季度,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货币中的占比2.88%,和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还有较大差距。

  中国经济在全球总量中的比例大大超过金融,逆全球化、去金融化的大趋势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首先,基于人民币的非美元支付体系具有发展潜力,这一方面源于中国与部分国家的经济互补性,也源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国所拥有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其次,中国国债可成为对全球安全资产供给的一个重要补充。此外,我们认为中国央行与其它国家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一些大宗出口国的战略储备合作等,也有望扮演安全资产的角色。

  逆全球化和去金融化趋势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实体经济竞争力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重要性提升,在资本账户未完全开放的条件下,贸易和投资可以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贸易方面,2021年中国是全球40%的国家的首要进口地和全球25%的国家的首要出口地。202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新增178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至2021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达到3.66万亿元人民币。要注意的是,我们认为虽然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将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发展资本市场和资本账户开放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助力因素。实体经济竞争力和发展资本市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作用不是互斥的,而是互补的。

  大宗商品12月9日,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召开,中阿表示将在能源和粮食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未来3-5年,中国将继续从海合会国家扩大原油、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深化粮食领域的交流合作,携手应对“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全球性挑战。

  中阿加强油气贸易合作,推进人民币结算,从国内角度来看,符合我国能源安全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需求。以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为代表的海合会国家是我国油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国。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我国原油进口中约39%来自于海合会国家,合计约443万桶/天。此外,卡塔尔是我国液化天然气进口的主要来源国之一,2021年我国进口卡塔尔LNG 123亿立方米,占LNG总进口的12%,天然气总进口的7.5%。前期受到疫情反复扰动,我国成品油消费需求偏弱,叠加国际能源风险溢价攀升、欧洲通过高价抢夺LNG现货货源,年初以来,我国油气进口需求同比回落,1-11月原油和天然气进口量累计同比分别下降1.4%和9.7%。而往前看,国内居民出行需求恢复可能成为全球石油消费进一步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近期国内炼厂产能和成品油出口配额有所提高,碳减排等能源转型推动天然气需求依然旺盛,我们预期国内油气进口需求或有望平稳增长,而贸易合作深化或有望前置一部分的潜在需求增量,或有助于市场情绪改善。

  当前国际能源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俄乌冲突仍未结束,欧美对俄制裁相继开始执行,同时,海外高通胀环境下的经济损伤或难避免,欧美能源需求增速下行或将继续。在12月初的产量会议上,OPEC+协议国决定维持当前减产目标,以等待基本面改善(详见我们在2022年12月5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石油:OPEC+维持减产目标,等待基本面改善》),而我们认为中阿之间的原油贸易合作深化或有望为OPEC+国家带来更多出口需求,缓解当前的供应过剩压力。往前看,我们预期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的放缓或将继续,而增长驱动或有望东移,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非OECD国家将重返需求增量的主导地位(详见我们在2022年10月2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石油需求:从增速放缓到驱动东移》)。因而从市场供应格局来看,阿方加强与中国的能源贸易合作可以一定程度上保障其市场份额。此外,于中东国家而言,增加人民币结算一方面可以提供贸易往来便利,另一方面可以在石油美元体系下丰富其能源贸易的结算形式,分散贸易风险。但我们也提示,从全球大宗商品贸易来讲,首要考虑因素仍然是货币流动性和主导地位,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深入,阿方也可能会更多地接受人民币的直接计价,而非美元计价下的汇率换算。

  长期以来,中东和非洲地区粮食自给率严重不足,外部进口供应高度依赖俄乌市场,尤其是小麦等主要口粮。ISPI数据显示,中东和非洲地区至少有30个国家超过90%的人口高度依赖俄乌粮食市场,在2019/20作物年度,埃及、黎巴嫩、土耳其、突尼斯等国家小麦进口对俄乌粮食市场的依赖程度分别达到69.2%、52.2%、74.1%和51.7%。相较之下,在今年全球粮食价格和供给动荡不安之际,我国粮食市场整体保持较为平稳态势,并未受到严重冲击。一方面,通过不断创新技术和合理规划,我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谷物供应基本实现自给,粮食储备能力较强;另一方面,进口来源的多元化降低了我国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粮食进口依赖,供应风险得以分散。往前看,阿方表示将致力于同我国加强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推动双方在基础设施、卫生、能源等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携手应对粮食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我们认为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节水农业、沙漠治理、国家粮食储备等方面,中阿双方或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或有望加速我国农业企业的国际化拓展。

  往前看,从贸易量或者供需平衡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大宗商品需求增长路径或将分化(详见我们在2022年11月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大宗商品2023年展望:逆风过岗,伏草惟存》),短期贸易增量或将使部分未来潜在的需求增量得以前置,尤其是在当前基本面较弱的能源市场。往前看12个月,全球大宗商品需求的主要增长动力或将主要来自于国内需求的恢复,因而如果短期内国内对大宗商品贸易需求增加,或有望边际改善当前较弱的市场情绪。从贸易结算方式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贸易结算的推进或为双方贸易往来与双向投资提供便利,短期人民币结算规模或将有所提升,但长期进展还需考虑全球货币体系重心的变化,以及人民币流动性和资本管制的放开程度,二者既是双向促进的关系,也是贸易双方都会考虑的问题。

  科技硬件
  此次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沙特,有利于中沙合作的全面加深,未来,中国与沙特将围绕新能源、信息技术、电动汽车等科技产业展开全面合作。当前,我们建议关注信息新基建在中沙合作背景下的出海机遇。

  当前沙特处于经济转型计划期,传统经济严重依赖石油产业,根据沙特经济计划部,2020年末沙特石油出口占总商品出口的68.7%,石油经济是沙特的支柱产业。2016年,沙特王储默罕默德·本·萨勒曼提出“2030愿景”,对沙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政治方面,“愿景”着力推动政府工作透明化,提高政府部门效能。经济方面,“愿景”引导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向多元化经济形态发展;在提升能源产业、矿业竞争力之外,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投资新兴科技,实现传统经济结构的转型。文化方面,立足伊斯兰价值观,加强文化建设,放开对女性就业的限制。总体来看,我们认为“2030愿景”有望推动沙特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能源产业、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都展现出广阔的增长机遇。

  其中未来新城NEOM是“2030愿景”的重要构成。该项目坐落于沙特西北部红海沿岸,城市规划以零碳、科技为核心关键词,区域内完全使用绿色清洁能源,并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赋能城市高效运转。整个项目以三个子项目为主体:包括新城市The Line,新港口Oxagon和全新旅游项目Trojena。其中The Line是未来城市的核心,按照规划设计,该城市有望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典范,以两座高500米、长170公里的玻璃建筑作为主体,楼体间距200米形成户外空间,横贯海滨沙漠、山地、高谷三类地貌,可容纳900万居民生活。城市内部规划极具未来主义特征,摒弃传统能源、完全依靠清洁能源维持运转,提倡无车化通勤、以高速铁路连通各处,是一座由绿色建筑与清洁能源构成的可持续城市,初期建设预算高达0.5至1万亿美元。

  The Line新城建筑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步行层”供居民步行通勤;“服务层”配套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中枢层”为城市货运与交通系统。项目规划突出“以人为本”特征,要求合理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使得居民触达教育、医疗、商业、娱乐、绿化等各类城市资源仅需要5分钟步程,打造“五分钟生活圈”。此外,项目还规划了超高速城际交通系统,宣称到达城市各处均不超过20分钟(平均时速达510 km/h),实现“二十分钟通勤圈”。根据沙特政府规划,The Line将具备实时感知能力,并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持续优化城市调度系统,为居民与企业节省出更多的时间。为此,沙特政府将以沙特主权财富基金为支柱,辅以海内外投资,将超过15亿美元的资金投入云计算领域。

  我们认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计划在地区发展上优势互补、精神契合,相互衔接之后有望为我国智慧城市相关产业链中领先的在位厂商带来出海机会。以华为举例,目前已与沙特电信运营商Zain合作完成中东西非首个5G LAN项目,同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签约沙特红海新城1.3GWh的储能项目,与沙特在通信设施、能源转型等多领域展开合作。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信息科技相关领域企业有望受益于新城市The Line建设带来的出海机会,按照云网端信息结构:
  在端侧,城市感知类硬件厂商有望先行受益。我们认为,城市智慧来源于云端人工智能算法,而算法决策是结合城市实时动态得出的综合结果,有赖于感知类硬件对城市数据的持续收集与更新。此外,人工智能算法的迭代优化同样是建立在大量城市数据“投喂”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认为感知硬件是观察城市的第一窗口,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有望优先受益于需求增长。

  我们认为,硬件厂商具备向智慧城市平台厂商转型的优势。一方面,既往项目能够丰富厂商的产品矩阵,沉淀下对于不同场景下感知硬件的选择及部署经验,便于物联网感知体系的搭建;另一方面,硬件厂商若同时注重软件能力建设,则有望积累贴合场景的算法能力,进而升级为智慧城市平台产品。例如大华股份截至2021年,累计了52类2000多种物联感知设备,沉淀了1000多种专业算法,面向细分场景超5000个,推出行业解决方案超200多种。

  在网络侧,光纤光缆、光设备等有线网络供应商。智慧城市场景下,终端连接广泛、传输数据量大,且要求较快的响应速度,5G通信网络凭借“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特征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认为光纤光缆、光设备相关产业链有望同步受益。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布局领先,为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沙特The Line而言,项目所在地处于沙漠,在通信基础设施的部署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认为对光纤光缆、光设备具有较明确的增量需求。

  在云计算领域,人工智能软件算法平台赋能城市智慧,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构筑算力底座。人工智能算法与模型能够基于城市大数据,协同城市信息、分析现状特点、预测发展趋势、配置城市资源,进而提高城市整体运转效率。目前在位厂商包括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云计算头部厂商以及向软件平台延展的硬件终端厂商。例如,海康威视感知融合赋能平台于2021年已落地全国19个省的72个地级市;2022年5月推出的“双碳大脑”可实现对碳足迹的追踪,助力城市低碳建设。

  此外,人工智能算法要发挥更大的效用需要大算力硬件设备的支持,我们认为智慧城市会是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等网络设备厂商以及网络设备内部交互侧的光模块等器件厂商业务新的增长点。

  风险提示:1)海外智慧城市发展不及预期;2)中国公司出海进度不及预期。

  电信软件一、合作情况总结
  2022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从访问期间的相关报道及材料可以总结,中国和沙特阿拉伯对在电信、IT技术等科技领域已经展开的合作给予了肯定并表示在5G通信、数字经济等高技术合作方兴未艾。例如:
  1. 外交部发布《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中提及高新合作向上突破。中阿双方在中阿科技伙伴计划框架下,共同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充分利用中国技术优势,发挥高新技术驱动作用。在5G通信领域,中国公司成为阿拉伯国家5G通信领域关键合作伙伴,在埃及、沙特、阿联酋、阿曼、巴林等国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2. 习近平总书记在沙特阿拉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中表示中国同海合会国家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在5G通信、数字经济等高技术合作方兴未艾。中方将以这次访问为契机,同沙特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走深走实。

  二、关于未来中阿的合作,我们认为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信息:
  第一,习近平主席出席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表示,中国愿同海合会国家在几个重点合作领域作出努力,其中一项重要合作为拓展创新科技合作新领域。“中方愿同海合会国家共建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加强5G和6G技术合作,共建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器,围绕跨境电商合作和通信网络建设等领域实施10个数字经济项目,建立中海气象科技合作机制,举办中海应对气候变化研讨会。”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联合声明强调“在通信和信息技术领域,双方强调应加强通信、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创新和航天相关领域的伙伴关系,为两国后代开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

  第三,中阿在信息技术等领域签署34项投资协议,期待未来进一步的经济合作。沙特通讯社12月8日报道,沙特与中国在绿色能源、制氢、光电、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交通、物流、医药工业、住房和建筑等领域签署了34项投资协议,价值292.6亿美元(折合1100亿沙特里亚尔)。

  三、结论
  基于以上中阿的历史合作情况与未来合作计划,我们认为中阿合作对我国电信、数字经济等领域及相关企业产生影响主要包括:
  1. 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基础上,鼓励和支持双方企业扩大和优化相互投资,有望推动我国通信、IT企业“走出去”,扩大海外市场。

  例如近期华为与沙特签署谅解备忘录,共谋云计算发展;阿里云携手沙特成立的云计算服务公司已有两座数据中心启动运营;奥飞数据全资子公司奥飞国际与沙特著名企业阿吉兰兄弟集团、白山云科技签署关于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投资新建数据中心和本地云计算平台的合作协议……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的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我国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公司产品出海,扩大海外市场收入。

  2. 拓展海外合作伙伴,在垂直行业产品上推进研发。例如,中国移动国际有限公司(中移国际)与沙特广播局、沙特云计算公司、中国浩鲸云公司10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打造涵盖数字媒体、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在内的数字化媒体方案,助力沙特媒体行业数字化转型。

  3. 人工智能输出赋能阿拉伯地区。例如,2021年商汤和沙特数据与人工智能局(Saudi Dat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uthority, SDAIA)携手实施人工智能教育计划,为当地教师和学生提供成熟的人工智能课程;2022年2月,沙特数字学院与华为达成协议,旨在通过华为认证的信息技术和通信证书计划,为沙特培养预计8000名沙特人才。文远知行今年9月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落地运行无人小巴,文远在去年11月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当地出行平台合作,为当地市民提供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服务。

  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机械军工
  峰会指出中阿在能源、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合作空间,我们认为这有望带来相关装备企业的业务机会。

  传统能源领域,中阿加大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项目的合作力度,利好流程工业自动化。近三年沙特阿美在中国超过百亿元项目包括古雷(420.7亿元,2025年建成投产)、盘锦大型炼化一体化(沙特阿美预计超过百亿美元,公司预计2024年投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园区(总投资220.4亿元)等。近几年国内流程工业的自动化改造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我们看好未来中阿在传统能源领域的合作深化为国内流程自动化公司提供业务机遇和出海机遇。

  同时,在新能源领域,未来阿拉伯地区的能源转型为中国设备企业提供广阔机遇。中阿已在太阳能、风能、水电等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中阿峰会上中方指出,愿同海合会国家加强氢能、储能、风电光伏、智能电网等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合作和新能源设备本地化生产合作。在广阔国内市场的培育下,中国的新能源装备已积累了丰富的工艺经验和客户资源,当前中国新能源装备供给占全球的比例已超过80%,并且已经具备了向海外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例如近两年欧洲加快自建电池厂,Northvolt、ACC、大众等企业的设备招标中,国内规模较大的锂电设备企业中标份额超过8成,甚至开展独家整线合作。现阶段中国新能源装备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技术水平也已逐步实现了对国外企业的赶超。我们认为未来阿拉伯地区在发展光伏、锂电、风电等新能源的过程中,中国设备企业具备较为广阔的发展机遇。

  在航天领域,中阿深化航天领域合作,有望进一步提升中国航天的世界影响力。在中阿峰会上,中方指出愿同海合会国家在遥感和通信卫星、空间应用、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项目。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航天领域合作紧密,在遥感卫星、北斗应用、科学试验等领域均有成功合作案例,向阿拉伯国家提供整星在轨交付、北斗/GNSS应用以及搭载试验等服务。我们认为,本次中阿峰会有望深化中阿航天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双方在载人航天、月球及深空探测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提升中国航天的全球影响力。

  我们认为中国航天的技术和性价比优势较为明显,航天国际化发展有望加速,卫星应用和宇航制造环节有望受益。例如长征三号等系列运载火箭,高、低轨任务发射成本均低于国外主流项目。目前,中国已累计完成了15个国际在轨交付项目,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业务。根据美国卫星工业协会的数据,2021年全球航天产业产值达到约2790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中国已完成卫星导航、遥感等天基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站、月球及深空探测领域发展处于全球前列,在全球航天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整星在轨交付、北斗国际化应用、遥感应用国际化、空间站及月球探测领域国际合作等项目国际市场拓展顺利,我们认为这将为国内卫星应用、宇航制造等领域企业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风险:下游扩产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受国际政治影响
  油气化工
  中阿的合作基础基于石油和有天然气,并在此基础上围绕上下游展开全面合作。我们认为在石化项目投资运营,石油勘探开发服务和氢能领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石化项目投资与合作
  中沙合作公报表述“双方同意共同探索石化领域的投资机遇,开发石油转石化技术领域富有前景的项目”。因为双方在资源禀赋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沙特拥有巨量的石油储备,中国是成品油和化工的全球最大的消费者之一。石化行业是双方合资共建的优势项目。在中沙合作的框架中,合作的石化项目的审批和建设正在加速中。

  中沙古雷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正式启动,sabic和福建省共同投资,投资400亿元, 近日,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央企巨头与沙特阿美就福建古雷二期项目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二期项目计划建设1600万吨/年炼油、150万吨/年乙烯裂解及下游衍生物一体化装置。

  从中长期看,石油的能源燃料属性可能会减弱,未来的增长更依赖化工材料驱动,在这个大转型中,中国的石化行业的领先生产商,拥有工程优势和丰富的运营经验;通过与中东的资源国的合作,能获得稳定的资源保证的同时,也受到国内外的石化需求增长。

  油气勘探开发服务和油气工程业务
  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服务方面也具有很强互补性。沙特是全球最大的单一石油生产国,根据公司业绩披露,沙特阿美的产量达到了每日1300万桶,沙特阿美在三季度更实现了单季度净利润424亿美元,年化利润接近1万亿人民币,拥有强大的自由现金流,因此中东的油田勘探开发是最强恢复的市场之一,2022年市场容量增速超过了30%。

  中国的油田服务供应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全球竞争力,在过去长达7年的下行周期中,持续投入研发和固定设备更新,逐步缩减与国际一流油服公司之间的差距。

  中海油服在今年的十月份签订了与沙特、中东等一流石油公司合作的钻井服务项目,总金额达到140亿元,服务时间达到了7年,且服务价格高于国内的同类项目。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东的卡特尔天然气项目正在规划中,我们认为未来有望成为欧洲气源多元化的主力军。在巨大的天然气出口的相关产业链投资,包括上游的液化、中游的LNG运输和下游的气化接收站和FSRU建设方面,中国的海洋工程行业都十分具有成本优势,比同类型的日韩和东南亚对手成本低20-30%,我们预计中国未来很可能获得其中的订单。

  氢能技术服务和与合作
  我们认为中国有望成为沙特电解水设备最大产能提供方。中国和沙特企业签署了绿氢和光伏投资协议。我们认为未来中东有望成为欧洲绿氢最大供应方之一,中国作为电解水设备最大产能提供方,相关企业将受益。

  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或大宗原料的剧烈波动。

  电新
  此次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沙特期间,沙特和中国公司签署了绿色能源、绿色氢能等34项协议;在中国-海湾阿拉伯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加强氢能、储能、风电光伏、智能电网等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合作和新能源设备本地化生产合作。我们认为双方强化合作是全球低碳转型下的必然趋势,中国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产品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

  电池及储能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储能、新能源车等方面存在紧密的合作。如2021年10月,华为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合同,提供光储整体解决方案,储能系统规模达到1300MWh;在目前举办的卡塔尔世界杯上,宇通客车为卡塔尔世界杯提供888台纯电动客车,同时还计划在卡塔尔自贸区建立电动客车工厂,输送技术和人才,计划2023年11月实现投产,年产500-1000辆新能源客车,助力卡塔尔实现绿色公共交通转型。2022年11月,沙特主权财富基金与富士康成立合资公司Ceer,计划在沙特生产电动汽车,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款电动车。

  此次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签署的各项合作协议,我们认为对中国的锂电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国的新能源车、锂电池产业链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中国锂电池供给占全球70%以上份额,今年1-11月新能源车出口量亦超过50万辆,锂电池及新能源车产品远销全球各国,同时如华为等中国企业凭借强大的储能系统、PCS、通信及管理系统技术,可为阿拉伯国家提供完整的光储整体解决方案,满足离网储能需求或保障风光装机增长下的电网稳定性。此次与阿拉伯国家的合作有利于推动中国锂电池、新能源车及储能相关产品出口至阿拉伯国家,进一步扩大中国锂电等新能源产业链产值、增强全球影响力,稳固我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全球主导地位。

  氢能
  氢能方面,目前如沙特等阿拉伯国家正强化绿色能源转型。沙特阿拉伯在2016年就提出了2030年愿景的战略框架,旨在减少沙特阿拉伯对石油的依赖并实现经济多元化,目标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50%,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2017年,沙特宣布建设新城市NEOM,计划实现100%能源均来自可再生能源,将投资70亿美元建设由风光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制氢工厂,每天可生产650吨绿氢,满足本土市场需求,同时富余氢气以氨的形式出口至全球各国。

  在绿氢领域,电解水制氢需使用电解槽设备,我们认为中国有成本竞争力有望深度受益阿拉伯国家的绿氢转型。根据BNEF数据,2021年中国碱性电解槽系统成本约343美元/KW,而欧美碱性电解槽系统生产成本高达1200美元/KW,中国生产成本仅为欧美的1/3。目前各领域龙头企业均布局电解槽设备,且部分企业已实现向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海外客户供应电解槽设备,在海外需求高增与中国企业的成本优势下,中国企业电解槽出海有望进一步加速。

  智能电网
  向前看,我们认为在智能电网方面,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有望在以下方面开展更多合作:
  1)直流输电:我国已拥有全世界最长的特高压输电网络,特高压电网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已构建了完善的特高压技术研发和试验体系,突破了特高压关键装备的自主研制,已经成熟掌握特高压互联电网运行技术。2020年,巴基斯坦默拉±66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输电工程全线贯通,该项目是巴基斯坦首个直流输电工程,是巴基斯坦目前电压等级最高、输电线路最长的项目,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协议中唯一的电网项目,由国家电网公司下属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以BOOT形式运行。此外,国家电网还将±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成功输出至巴西。2022年2月,国网智研院、美国McDermott、国电南瑞组成的联合体成功中标德国“BorWin6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EPC总包商,标志着我国高端输电技术首次进入欧洲,将有力带动我国半导体器件、高端电力装备、海上风电等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认为,随着中东地区电力需求与清洁能源装机增长,电网架构有待进一步升级,同时清洁能源并网也有望带动国内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出海,直流输电有望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地区国家在智能电网领域的合作发力点之一,国内输变电装备核心厂商有望受益。

  2)智能电表:2019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与沙特电力公司签署沙特智能电表项目总承包合同,项目合同金额约11亿美元,将在沙特西南部地区部署安装500万只智能电表以及配套头端系统和终端设备,提供项目技术服务、设备集成、安装调试、运维、培训全方位服务。该项目设备供货商包括宁波三星医疗林洋能源华立科技等,由中电装备、国电南瑞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根据环球表计的统计,2021年中国企业共向15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了电能表相关产品,出口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向亚洲地区出口数量占比超过55%,金额占比超过35%。其中,向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出口金额分别为1539万美元和1311万美元。向前看,我们看好电网数字化大背景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加强在智能电表与计量通信等方面的合作,利好国内电表企业出口。

  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本文来源:中金点睛,原文标题为《中金:中阿合作最新进展》(中金公司研究部)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4-4-19 18:00 , Processed in 0.03368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