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之声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股票之声 首页 头条新闻 查看内容

油价首破100美元关口及受益名单

2011-5-12 08: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19| 评论: 0|原作者: 中财网|来自: 国际油价

<FONT color=#0000ff>国际原油期价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 </FONT> 受到投资者担心原油供应紧张以及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期货价格2日在历史上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国际油价在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大幅上涨。到美国东部时间2日中午12点06分左右,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在电子交易中达到每桶100美元,这一价格刷新了2007年创出的每桶99.29美元的国际原油期货盘中最高记录。   多种因素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大涨。非洲主要产油国尼日利亚国内局势持续动荡,武装分子1日袭击了该国主要产油区,导致多人死亡。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日警告说,到2024年,该组织可能无法满足国际原油市场需求。此外,美元对西方主要国家货币当天继续贬值,国际黄金以及主要商品期货价格继续走高。(新华网)   <FONT color=blue><B>NYMEX原油2日收盘大幅上涨 盘中触及100美元大关</B></FONT> 纽约商业交易所原油期货2日首次触及每桶100美元大关,收于每桶99.62美元历史高位。   综合外电1月2日报道,受供应面担忧推动,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原油期货2日首次触及每桶100美元大关,并收于历史高位。   2008年首个交易日,纽约商交所二月轻质低硫原油期货结算价为99.62美元,涨3.64美元,涨幅3.8%。ICE期货交易所布伦特原油合约涨3.99美元,结算价为97.84美元,也创下纪录高位。   纽约商交所官员称,后市一开始,纽约商交所场内有一张合约以每桶100美元的价格成交。尽管原油价格仍低于1980年4月创下的每桶102.81美元(经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纪录高位,但分析师称,油价可能不久就会达到一个里程碑式的高点。   2日推动油价走高的因素是,有报导称尼日利亚主要石油工业中心Port Harcourt受到袭击,导致13人死亡。该事件使得市场担忧这一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的石油供应可能会进一步中断。   阿尔及利亚的一起爆炸事件也增加了供应面的担忧。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一样,也是欧佩克(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的一个成员国。此外,由于墨西哥湾海面状况不佳以及太平洋海岸的大风天气,墨西哥所有四个石油装载港口均被关闭,这引发了对于墨西哥短期石油出口的担忧。   将于美东时间3日上午10:30公布的当周库存数据预计将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出现下降。这也加剧了投资者对供应面的担忧。   分析师平均预计,截至12月28日当周,原油库存减少170万桶。   另外,投资基金在年初调整投资组合以及美元兑欧元和日圆走软也对油价起到了推动作用。分析师称,于美东时间下午2点公布的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纪要显示,联邦基金利率似乎还将被下调,这在尾盘又进一步推动了油价。   全球最大的取暖油市场美国东北部地区天气突然变冷,也支撑了油价走势。最近月交割的二月取暖油价格涨0.091美元,至每加仑2.7404美元,涨幅3.4%,同样创下近月交割合约的纪录高位。   二月RBOB汽油合约涨0.0781美元,至每加仑2.5689美元,涨幅3.1%,创下近月交割的RBOB汽油合约的纪录结算价水平。(世华财讯) <FONT color=blue><B>美国称不会为平抑油价而动用战略储备石油</B></FONT> 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2日表示,总统布什不会动用战略储备石油,以平抑当前高企的油价。当天,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佩里诺说,美国政府很清楚,当前油价很高,另外石油需求也极度增长,但除非遇到“真正紧急情况”,否则总统不会动用战略储备石油。   她还解释说,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使临时动用战略储备石油,也不会对油价产生大的变化。但她强调,总统正采取措施增加美国的石油供应。   美国原油库存包括商业库存和战略石油储备两部分。其中,美国战略石油储备水平目前约为6.956亿桶,约可满足美国57天的石油使用量,为世界上最大的战略石油储备。(新华网) <FONT color=blue><B>美林上调油价预期 2008年均价82美元</B></FONT>   由于预期非欧佩克产油国供给增长下降,加上精炼产能瓶颈问题持续困扰,美林证券的大宗商品研究团队调高了今年和2009年基准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的价格预期,从原来的73美元/桶和60美元/桶分别提高到82美元/桶和70美元/桶。   “长期来看,我们把原油价格预期提高了17%,从原来的60美元/桶提高到70美元/桶,”美林证券的大宗商品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这反映了我们对于边际供给成本的关注,例如由于持续的资金成本通胀和税收负担,加拿大油砂已经在过去的12月内大幅涨价。”   美林证券列举了其他支撑原油价格长期牛市观点的依据,包括来自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欧佩克对高油价的纵容,以及他们对高油价日益增长的经济和财政需求;资源国有化和低成本供给的日趋限制,以及美元继续贬值。   由于许多油田的产能下降比例超过10%,美林证券预期非欧佩克产油国今年产能增长超过100万桶/天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上油田产能下降的情况在墨西哥湾、巴西和北海地区已经特别严重,而且其他地区的产能也在加速下滑。   加上成本增加和劳动力短缺造成的严重的生产停运和工程延期,构成供给增长的一个主要风险。因此美林把今年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能增长预期,从原来的110万桶/天下调到92.5万桶/天,并且认为在明年这些国家的产能增长问题还将恶化。   虽然去年12月初的欧佩克部长会议最终拒绝了增产的提议,但是中东原油装船出货的数量却在持续增长,因此欧佩克对于产量的态度实际上不甚明朗。鉴于欧佩克在原油价格冲高至99美元/桶的情况下仍然不愿意增产,他们更希望原油价格维持在高水平。美林预期今年3月份欧佩克的原油产能将从去年6月份3000万桶/天提高到3200万桶/天。(王蔚祺) <FONT color=blue><B>原油期货触及每桶100美元令国内成品油价再度承压</B></FONT> NYMEX原油期货于2日盘中触及100美元/桶历史新高,尼日利亚武装冲突、美元走软成为支撑油价越升每桶100美元的主要动力。在国际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下,11月1日调升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将再度面临挑战。   尼日利亚主要石油工业中心Harcourt港口发生武装袭击并导致13人死亡的报道引发原油新一轮买盘。暴力冲突引发市场对尼日利亚石油供给未来可能进一步遭到破坏的担忧。美国ISM报告显示美国制造业部门结束连续10个月上涨在12月下降后,美元也显示疲软走势。美元指数自12月21日的77.72跌至1月3日的75.93,下跌幅度达到2.3%。美国东北部未来几天的天气将较为寒冷。这些因素共同推动NYMEX原油2日盘中触及100美元/桶。   中国对原油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紧张的全球供给在过去几年推动全球油价大幅上涨。供给问题起到很大的助涨作用,但油价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全球需求的上升,而石油产出维持在相对平水准,增长缓慢。   美国能源部(DOE)定于2008年1月3日发布的原油库存报告将显示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第七周走跌。据六位分析师的平均预测,截至2007年12月28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将下降180万桶,;汽油库存预计将上升160万桶;馏分油(含取暖用油和柴油燃料)库存则预计将下降30万桶。   欧佩克(OPEC)宣布,12月28日当周欧佩克一揽子油价上涨2.26美元至89.71美元/桶,此前一周为87.45美元/桶。   原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也并不意味着已经到达了油价上涨牛市的目标价格,如果后市国际原油市场的需求增长依然无法受到遏制,或美元汇率跌势依然无法扭转,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国际油价的牛市进程还将持续。国际油价短时间内的大幅上涨,将对国内刚刚缓解的供求压力带来影响,如果国际油价长时间维持在每桶100美元的高价位上,那么国内炼厂加工亏损的局面将进一步加重,成品油市场供应的压力将再度凸现,11月1日起执行的新的成品油价将面临新的挑战。(世华财讯) 々 <FONT color=blue><B>国际金融形势风声鹤唳 中国经济面临重大考验</B></FONT>   ■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总经理 陈卫东 博士 当前,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将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交织在内。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面临更大的风险,由此会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将面临重大变革,全球失衡状态继续收敛式发展,全球大宗商品、资产价格泡沫到顶,主要发达国家进入降息周期等。 总体来看,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对中国的不利因素将更多。在此形势下,中国需要稳妥实施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做好充分应对准备,保障经济金融的稳健运行,包括:妥善安排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扩大汇率波动弹性;充分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稳步推动资本账户开放;继续鼓励金融企业走出去,并着重关注新兴市场的机会等。 2007国际金融六大特征 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呈现六个主要特征: 第一,欧洲持续升息,美国步入降息周期,全球利率走势差异显著 2007年,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均实施了3次升息,美国自2006年8月以来维持利率不变之后,迫于次贷危机的影响,步入降息周期。全球其他经济体利率走势也差异化发展:日本升息一次后,经济徘徊不前,只好继续观望;中国、印度分别升息6次和2次,巴西、俄罗斯却分别降息6次和2次。 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是,2007年全球经济走势出现了分化,美国经济放缓,日本再现衰退,欧洲稳步增长。此前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一直盯住通货膨胀,但是当房地产衰退和次贷风暴危及经济增长前景后,美联储的理念发生了动摇,不再顾及二、三季度GDP增长强劲、通胀压力犹存而断然降息。利率差异化发展的影响巨大,表现最强烈的是汇率波动。各国央行在经济增长、货币稳定、充分就业、收支平衡等目标之间小心翼翼地走平衡木。 第二,美元持续贬值,国际货币体系却鲜有良方 2007年,受美国经济减缓、美联储降息、美国双赤字居高不下等因素的影响,美元兑主要货币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贬值,美元指数连创历史新低。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和交易、结算货币,美元的持续贬值引发各国央行和投资者纷纷减持美元资产,更加深了美元的跌势。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对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重大的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全球金融的监测活动更加关注汇率问题。美国一手制造次贷危机,主要影响的是别国,在经济持续强劲回升、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却两度降息、允许美元深度贬值,可能会制造另一个泡沫并转嫁自身危机。但是,美国主导下的IMF继续为美元辩护。2007年11月初,IMF新任总裁卡恩表示,美元估值依然偏高,贬值不足为奇。可见,如果治理结构未得到改进,国际组织继续倾向于偏颇性的监督,必将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增添更大变数。 第三,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国际金融业经营风险大增 本轮美国房地产市场膨胀周期最早调整发生在2006年,导致美国经济从2006年二季度开始放缓。2007年9月,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趋势愈发猛烈,最终因大量购房者违约引发了次级抵贷危机,并且迅速蔓延至主要发达国家,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金融机构一度陷入流动性短缺困境。在主要发达市场央行大力实施救助、美联储降息的提振下,目前危机没有进一步扩大化。但是,次贷危机仍然远未结束,国际金融市场尚处于草木皆兵之中。 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业的冲击较为显著,伯南克称“全球损失将超过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上半年,得益于经济的强劲增长,国际金融业盈利大幅增长;但是,下半年的情形就发生了突然转变,不少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欧洲银行业普遍受到冲击,英国诺森罗克银行一度被挤兑,包括美林、花旗、瑞银、德意志银行等在内的很多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发生了巨额损失。 第四,大宗商品、资产价格持续膨胀,泡沫风险不断上升 近几年,全球低利率环境创造的流动性过剩并未引致通货膨胀,主要归因于低制造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融入国际贸易体系。全球充裕的资金主要流向大宗商品市场和资产市场,使得国际金价、油价、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持续高企,2007年这个趋势更为猛烈。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上涨,是全球低利率环境、流动性过剩和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结果。当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扬,还有经济高增长的旺盛需求、国际游资的炒作、地缘政治的紧张和美元持续贬值等因素。 大宗商品与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风险日益积累,稍有风吹草动,国际金融市场便震荡不安。这在2007年得到了多次验证:2月份,日元升息、美国经济前景堪忧和中国股市暴跌等因素,引发全球股市“2·27”动荡;9月,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集中爆发,引发全球投资者的恐慌,国际金融市场大幅下挫。 第五,全球失衡格局有所缓解,国际资本流动更趋复杂 2006年全球经济失衡深度和持续时间都达到了顶峰,2007年以来全球失衡深度有所缓解。在全球失衡发展历程中,美国的低储蓄率和高消费是始作俑者,因此美国经济减速有助于缓解失衡。上一次缓解就是发生在2001年,当时美国带动全球经济陷入短期衰退,这一次则是美国经济较大放缓和美元贬值,美国进口增幅降低,出口加快。2007年1-9月,美国进口较上年仅增长4.4%,增幅远低于2006年同期的12.4%;出口则快速增长11.8%,贸易逆差从2006年同期的5816亿美元缩减到5275亿美元。全球失衡的另一端是亚洲国家的增长模式所致,中国以低成本制造业优势,承接大量国际产业转移,形成了高投资率、高出口增长结构;国内需求疲弱的日本以较高的技术优势向全球提供高端消费品;重要的能源产出国家借国际油价持续攀升的时机,赚取大量石油美元。 随着全球失衡的收敛,国际资本流动在2007年发生了更为复杂的变化。美国受次贷危机和经济前景看淡的影响,作为全球第一大FDI(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的地位将可能不保,各国投资者在持续减持包括美国国债在内的美元资产,美国国际资本流入趋于下降。来自发达国家的FDI也开始从中国向越南、印度等国家分流。流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资本更多以热钱形式投向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从美元资产中撤离的亚洲国家央行的外汇储备、中东石油美元、全球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流向更趋多元化,引人关注。目前,产油国占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总资产的2/3,主要投向欧洲的银行业、证券业和资产管理行业。 第六,全球银行业并购活动再度升温,中国银行业发展光彩夺目 2007年,全球银行业并购活动再度升温,几宗典型并购案例包括:其一是全球银行业有史以来最大一宗并购交易案产生——苏格兰皇家银行财团将具有183年悠久历史的荷兰银行收入囊中,收购金额超过1998年花旗财团收购旅行者集团所创记录。其二是美国本土的纽约银行和梅隆银行合并,诞生全球最大的证券服务公司。其三是中国银行业开始在国际并购舞台亮相,国家开发银行入股巴克莱银行参与对荷兰银行的竞购、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中信银行与美国贝尔斯登商洽合作等。在全球银行业的并购市场,过去是美国投资者闯荡欧亚,现在欧洲银行业再度活跃起来,在美国市场也展开收购;当前的发展格局则是欧美收购者大量涌入亚洲市场,亚洲收购者开始进军欧美和其他新兴市场。 在发达国家银行业受困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之时,中国银行业收入和利润猛增,在国际舞台表现抢眼。当然,中国银行业的大步前进,有着改革增效显著、经济快速增长、资本市场突发式膨胀、个人财富迅速积累等因素的推动。要持续闪光耀眼,中国银行业需在治理结构改善、IT技术提升、产品创新、加快海外布局等方面发力。 2008国际金融五大展望 展望2008年,国际金融形势将呈现如下重要发展趋势: 第一,国际金融组织治理结构改革有望获实质性进展 随着两大国际金融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相继换将,国际力量对比在发生微妙变化,治理改革将会强力推进。美国继续占据主导,但力量在削弱;日本和欧洲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随美国节奏起舞,但是随着俄罗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治理结构的改革可望在2008年迈出更大的步伐。 变革中的IMF应该对全球金融稳定监督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目标不应错误地选择人民币。从目前对未来美国经济的预测来看,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将会持续到2008年,美国经济将面临下滑乃至衰退,美元危机的脚步将会走近,资金会从美元资产大规模流向新兴市场。但是,当美元一旦由巨幅跌势探底回升后,资金将重新大规模回流。基于美元目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如此无序的美元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将异常巨大,最大的得益者将是美国。因此,如果IMF仍然未能在治理结构改革取向更为平衡、中立的立场,那么国际货币体系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对此,发展中国家要保持特别的警惕。 第二,虽有通胀压力,但主要发达国家可能进入降息周期 2007年全球的通胀压力大增,其主要来源是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传导,其基本路径是:高油价→替代能源开发→玉米价格上涨→粮食、肉类价格上涨→生活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推动其余商品价格上涨。面对通货膨胀压力,主要央行的重点是紧缩货币政策。 2008年,这一基本趋势可能会逆转。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经济将面临显著的放缓风险。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爆发在2007年,但主要影响将滞后到2008年。美联储在2007年10月进入降息周期,意味着货币政策目标转向金融动荡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冲击,欧洲可能也会仿效,日本可能继续长期维持低利率不变。 第三,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资产价格泡沫将膨胀至巅峰,并可能爆破 2008年,全球流动性过剩还会持续一段时期。主要原因有:一是发达国家对次贷危机的救助,注入新的流动性;二是美联储降息引发的全球货币政策趋松,刺激流动性增长;三是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的杠杆效应,用较少的资产来形成巨大的交易量,创造更多的流动性;四是新兴投资主体的活跃,亚洲外汇储备、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及石油美元投资者加入,提供流动性;五是全球美元资产减持,波及到大多数金融产品,转变为流动性;六是日本升息推后,对日元的国际套利交易还在继续,继续创造流动性。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推动下,2008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资产价格都将可能膨胀到顶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随着2008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可能陷入较大调整,在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撑下的全球金融市场将面临大幅动荡的局面,房地产、股票和大宗商品价格泡沫也可能随之在下半年爆破。金融市场的动荡还可能终结自2001年以来的全球经济扩张周期。 第四,国际银行业发展可能步入低谷 导致国际银行业发展步入低谷的因素是多样的。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放缓和陷入调整,会降低国际银行业务拓展的空间,从而持续的收入增长面临更大挑战。另一方面,国际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大增,风险成本会进一步侵蚀利润的增长。包括:汇率无常波动的汇率风险、经济下滑带来的信用风险、流动性过剩逆转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以及地缘政治不稳定的主权风险等。其中,由经济衰退带来的业务萎缩、由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成本、由流动性过剩逆转带来的经营失败,将可能是全球金融业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没有到达底部,2008年将是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的高峰。因此,由次贷危机带来的损失在2008年还会持续扩大。 第五,全球失衡会继续缓解 推动全球失衡继续走向收敛的重要原因是美国经济的放缓,新兴市场的高速增长。美国国内消费支出受到抑制,同时出口增加,这会进一步推动逆差减少。美国经济减速,新兴市场国家出口会放缓,贸易盈余持续扩大的趋势也会得到扭转。各国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减持,这也会推动全球失衡的调整。 中国对策的分析 在2007年以前,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发展形势对中国来说是机遇大于挑战。进入2008年之后,国际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对中国来说,蕴含的不利因素将可能大于有利因素,需要我们作出最坏的打算,准备最好的应对方略。 有利因素 1、2008年全球经济依然不会陷入很大的衰退,这为中国经济进一步调整结构、推动增长方式的转型争取了时间。从国际组织的预期来看,2008年全球经济的增长从5.2%下滑到4.7%,不会有特别重大的调整。而且,各个区域经济调整的趋势不会同步进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可能降到2%以下,欧洲则会保持在2%以上;加拿大可能受美国的冲击最大,澳大利亚却会保持强劲增长;与美国毗邻的美洲国家增幅有限,但东亚国家和石油国家有望保持高速的增长。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治理结构改革会继续推动,这为中国争取更大发言权创造了机会。受美国的强力推动,IMF在2007年通过了汇率监督的新规则,IMF总裁则因个人原因提前离职。新总裁上任后,誓言推动更有成效的治理结构改革。经过2007年的教训,中国可以做好充分准备,在新一轮的改革中争取更大的发言权,力阻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3、国际金融市场发生价值的重估,为中国金融业全球化战略提供更大的机遇。在中国金融业迫切需要走出去、庞大外汇储备迫切需要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等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可能调整,意味着通过兼并收购等渠道实施全球布局,迎来更佳的时机,这也更好地推动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增长和战略转型。 4、全球失衡趋于缓解,将中国作为失衡一方的压力会有所减轻。以美国高消费、中国出口为主导的全球失衡,将会因美国经济的放缓而趋向收敛。国际社会长期以来的指责压力会有所减轻。 不利因素 1、美国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冲击。作为中国最大的出口目的地,美国的经济放缓,中国或许可以从容应付,但是如果美国经济发生严重衰退,对出口增长依赖性日益增长的中国经济将是巨大挑战。 2、国际资本流动将更为复杂,中国资本账户管理面临新的环境变化。在全球汇率巨大波动、金融市场可能面临调整的情况下,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中国将可能是国际资金的避风港。但是,当庞大的国际资本再次因国际金融形势逆转而发生大规模流出时,对中国的冲击将非常显著。因此,资本账户开放的时机将更应谨慎。 3、主要发达国家进入降息周期,制约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空间。中国处于持续高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时期,需要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但是,升息则会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刺激热钱流入。货币政策在国际平衡和国内平衡之间取舍的空间,将会日益缩小。 4、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更为频繁、深幅调整的概率增大,可能给日益国际化的中国金融市场造成冲击。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刚刚获得起步,市场机制建设、投资者教育和抗风险能力都还有待提高,要日益开放并面对危机四伏的全球化金融市场,对宏观管理的考验前所未有。 5、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还会激化。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和对国内金融市场设置的壁垒还在继续,中国金融业要走出去,还需要更多的磨练。特别是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兴盛之时,当前欧洲汇率走高,对经济前景的担忧会激起新一轮的保护主义思潮,对中国的人民币汇率、出口政策施加更多压力。 6、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冲击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以农业原材料和金属矿产品为代表的初级产品、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产品价格高企,对我国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将更为明显。一是进口成本增加,在国内能源、资源价格尚未完全市场化的情况下,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二是企业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将会削减,加大我国相关产业,特别是资源、能源依赖型产业的发展难度;三是石油同时具有国家战略商品、消费品和金融衍生品等多重属性,价格高企和不稳也会影响到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对策分析 1、主动出击,联合大型发展中经济体,积极地参与IMF治理结构的改革,争取更大的发言权。在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中,应充分考虑到对国内就业、资本市场发展和通货膨胀等方面的影响,妥善安排汇率升值的进度和汇率波动的弹性。在货币政策上,更多地应考虑国内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到对国际收支的平衡和资产价格的发展趋势。 2、资本账户的管理仍然要适度从紧。在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可能陷入调整之前,不应加快资本账户的开放进度。更重要的是,应加快国内市场化机制建设、监管水平建设和投资者教育,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再从容推动开放进度。目前国内资本的走出去,主要还应由国家投资机构,聘用专业化的人才管理,避免大规模国内资本盲目流出的冲击。 3、重视区域金融合作,防范共同的金融风险。积极参与并推动东亚金融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在区域金融市场实现更多的资源整合和信息交流。在政治互信、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货币体系、金融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市场整合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利用区域金融中心在融资渠道、制度建设、金融创新以及人才聚集等方面的优势,充实资本实力、健全治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4、在全球化过程中大力推进多元化战略,实施前瞻性的布局。在对外贸易中,竭力开拓美国之外的市场,当前需要继续推进出口多元化的战略;在走出去战略中,要更前瞻性地看到新兴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实施更具平衡性的布局。在应对全球性的周期调整时,应充分利用各国之间并不完全同步的重要特征。加快银行业兼并收购的步伐,深入开拓区域内的银行业市场机会。 <FONT color=blue><B>油价上涨受益股:<A href="http://bbs.gupzs.com/topic.aspx?topicid=10977">http://bbs.gupzs.com/topic.aspx?topicid=10977</A></B></FONT><!--/newstext-->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股票之声 ( 京ICP备09051785号 )

GMT+8, 2024-4-20 14:50 , Processed in 0.034231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